英媒:第一批恒星如何照亮宇宙
參考消息網(wǎng)11月9日報道 英國廣播公司《科學焦點雜志》網(wǎng)站近日刊登題為《第一批恒星如何撕裂宇宙》的文章,作者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凱蒂·麥克,主要內(nèi)容編譯如下:
萬物初始時都那么熱。最初是純粹的輻射:源自某種原始的、現(xiàn)已因時空過度延伸而消失的沖力,隱藏在灼燒著初生宇宙每一飛米的火墻后面。不存在光源、也沒有起火點,萬物都是輻射、無處不是輻射,而且無處不在擴張。宇宙在膨脹、空間從自身逃逸、光線遍布宇宙初創(chuàng)的表面直到滴粒形成。物質(zhì)誕生時熾熱而耀目。
第一批粒子高速穿過波,也就是擴散和碰撞聲震中的灼熱等離子體,宇宙是離子,也就是游離的質(zhì)子和電子的海洋,還有稀稀拉拉的氦和其他輕原子核,產(chǎn)自無所不包的核熱熔爐。宇宙釋放的火慢慢燃盡化為原子。帶正電的質(zhì)子和帶負電的電子結(jié)合形成中性原子,這是宇宙中最先出現(xiàn)的中性原子,主要是氫,而且不再是等離子體,也不是離子,而是氣體。氣體冷卻了,安靜下來。宇宙平靜了1億年。
在下一階段,大爆炸產(chǎn)生的光線逐漸暗淡,伸向射電頻譜,第一批恒星尚未點亮。千萬年間,宇宙充滿黑暗的氫霧,隨著太空膨脹而擴張,殘余的熱量在消逝。
霧能感受到自身重量。翻滾的等離子體波冷卻后,就會拋開波峰,作為微小缺陷在氣體中留下痕跡。這里的原子稠密些,那里稍微稀薄些。一個原子的質(zhì)量微乎其微,但假以時日,原子會找到鄰近原子。
最濃的霧形成云,最密的云形成簇。簇越發(fā)厚重,把氣體吸入環(huán)繞它們的軌道,簇旋轉(zhuǎn)和碰撞的力度之大使得氣體被壓縮直至點燃。在最致密云的中心,休眠許久的氣體重新變成灼熱的核爐。就這樣第一顆恒星誕生了,這就是“宇宙黎明”。
在宇宙厚重的霧靄中,恒星點亮、活躍起來,它們是令人目眩的光點,閃耀在黑暗里。恒星聚集起來,在簇擁最密集的地方,星系的時代開始了。
每個星系生來就是自身發(fā)光的淺池,卻籠罩在形成星系的濃密陰云中,就像霧氣遮擋了城市之光。原子物理學的變幻莫測使氫成為有效的星盾:給氫原子一個可見光的光子,氫原子就會將光子完全吸收,氫原子的電子被撞擊到更高的能量狀態(tài),此后光會從任意方向射出。
但這種星盾具有自限性。來自第一批星系的光攜帶更強的輻射:紫外線,這種輻射太過強大,以至于氫原子一不小心不是被激活電子,而是被徹底清除。喪失氫的星系發(fā)出光泡,光泡開始擴大,在寒冷、寧靜的星系間氣體中形成洞。10億年來,這些光泡遍布宇宙,幾乎每個氫原子都被一分為二,質(zhì)子和電子再次在宇宙中分別游蕩——這一次不是火,而是再度電離的氣體彌漫而消散中形成的霧靄。 我們還在了解第一批恒星是如何分裂宇宙的。我們稱之為“再電離化”,對它的了解主要通過它的終結(jié)。電離化的宇宙對可見光來說是透明的。當我們眺望宇宙,看到有些星系的古老光線從時間意義上的過去照射到我們面前,就能開始看到這些光在熄滅,就好像觀看倒放的宇宙影片。厚厚的中性氣體擴散并籠罩星系,直到星系幾乎完全隱藏起來。
不過,所幸我們有辦法撥開迷霧。可見光或許被吞噬,但波長更長的輻射可以暢行無阻,包括紅外線、微波和無線電,而恒星光是全頻譜的。有了詹姆斯·韋布空間望遠鏡這樣的新望遠鏡,我們可以捕捉到星系光線中的紅外部分,從而窺見再電離的時代。有了新射電望遠鏡,我們甚至能做得更好,包括接收中性氫本身發(fā)射或吸收的無線電波的低頻。
弄清再電離化就等于了解了第一批恒星和星系。或許有朝一日,我們會看到這些恒星和星系穿透自己初生時的圍裹,散發(fā)的微小光芒越過,然后永遠、徹底改變了黑暗海洋。
(責任編輯:歐云海)